脂类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食物中的油脂主要是油和脂肪,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而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脂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脂肪是由...
影响
临床意义
正常人每天从粪便中排出的脂肪占干燥粪便量的10%~15%其中含有结合脂肪酸(5%~15%)、游离脂肪酸(5%~13%)、中性脂肪(1%~5%)正常乳儿的粪便较成人粪便中脂肪含量高50%,幼儿粪便中的脂肪含量也高30%,且以中性脂肪为主。 脂肪正常值: 约2~5g/24h 。
中性脂肪在显微镜下呈大小不一的光亮圆形小球状腹泻病人的粪便中的脂肪排出增多,镜下超过6个脂肪滴/HP。当脂肪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中脂肪滴大量增多。
在阻塞性黄疸时因肠道中胆汁缺乏,有脂肪吸收障碍时,粪便中出现大量的脂肪酸。胰液分泌机能不全,致使消化功能障碍时,则粪便中可出现大量的中性脂肪(脂肪泻)。
过量表现
脂肪摄入过量将产生肥胖,并导致一些慢性病的发生;膳食脂肪总量增加,还会增大某些癌症的发生几率。
儿童发育
(1)智力发育的基础 脑需要8种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A、B、C、E和钙,按其重要性排列,脂肪排在第一位,蛋白质只排在第5位。成人和较大儿童膳食中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应占25%—30%,但母乳中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却占到50%,因为婴儿的脑及智力发育需要更多脂肪。
(2)促进视觉发育、皮肤健康 在视觉的发育过程中也离不开脂肪,缺乏必需脂肪酸会使视力发育受影响;如果缺乏脂肪,皮肤会变得干燥,容易发生湿疹和伤口不易愈合等;缺乏脂肪还会使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3)性发育更需要脂肪 研究发现,女婴从诞生之日起,体内就带有控制性别的基因,这种基因在青春发育期来临之前,体内脂肪储量到达一定数量时,才能把遗传密码传递给大脑,从而产生性激素,促使月经初潮和卵巢功能的形成。当体内脂肪少于17%时,月经初潮就不会形成;只有体内脂肪含量超过22%时,才能维持女性正常排卵、月经、受孕以及哺乳功能。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