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评价怎么写?

2024/12/19 19:52:27 作者:佚名 来源:伊秀美体网
护理评价怎么写?

1.收集资料 收集与患者日前健康状态有关的资料,所涉及的内容应与评估所包含的内容一致。应注意患者对护理活动的反应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收集资料时要注意两者的统一性。

2.建立评价标准 根据护理程序的基本理论与原则,选择能验证护理诊断及护理目标实现的可观察、可测量的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即在护理计划个确定患者要达到的预期日标。

3.对照判断 根据各项评价标准即预期效果,与患者对护理活动的反应做比较,衡量目标的实现程度及各项工作的达标情况,可将评价结果分为三种情况,即目标完全实现,目标部分实现,目标未实现。

用目标陈述中所规定的期限,将患者日前的健康状况与口标中预期的状况进行比较,衡量日标的实现程度。

4.分析、确定目标未实现的原因 如果评价结果为目标部分实现或末实现,应该探寻其原因。护士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所收集的资料是否准确、全面:对资料评估的淮确性会影响护理计划的制定,及各步骤的进行。例如,护士评估患者的营养情况时,只了解了患者每日的进含量,却忽略了患者的饮食喜好,资料收集的不全面,导致了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的误差,使得护理目标难以实现。

(2)护理诊断是否正确:这类问题出现的常见原因有:①资料的收集出现偏差,可能是护士对患者的主观资料缺乏有效核实,也可能是护士收集的客观资料缺乏准确性;⑦护十没有严格按照诊断依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问题;③护十在寻找相关因素上出现误差;④护士将“危险的护理诊断”和“潜在并发症”相混淆,缺乏淮确判断。

(3)目标的制定是否正确:在制定日标时欠缺科学性和实际性,一方面超出了护理专业范围,另一方面不符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从而导致无法实现目标。例如,骨折患者在石膏固定之后正确的护理目标应是“患者在出院时可以拄拐行走“,而有些护士制定的护理目标是“患者一周后能并拐行走”,这一目标是患者根本无法达到的,所以是错误的。

(4)护理措施的设计是否恰当:护理措施应以患者的具体情况为依据,在患者同意参与的情况下进行计划。 (5)执行是否有效:即使护士资料收集肤确,护理诊断正确,目标制定合理,计划全面,措施能与问题的相关因素对应,但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一些未预料到的问题,也会造成失败。

(6)患者是否配合:在护理程序的论述中强调患者参与的意义加果在具体实施时,患者对计划中的任何一部分拒绝,或在计划实施中不配合,都会影响目标的实现。

5.重新修订护理计划 评价的目的就是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地对护理计划进行修订,以适应患者需要实现的护理目标。对已实现的护理目标与已经解决的问题,可停止其原有的措施;对部分实现和末实现的护理目标,要重新收集资料,分析原因,做出新的诊断,制定新的目标与措施,进行新的护理活动,直至护理对象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